登录 注册

四平市铁东区城东乡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1-12-09    点击数:

                四平市铁东区城东乡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按照区政府办要求,现将我乡2011年工作做以总结并对2012年工作做出初步安排。

一、2011年工作的基本回顾

201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乡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惠及民生,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狠抓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和蔬菜生产,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及目标,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多项工作受到国家、省、市、区表彰。经过一年来的工作,我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

1、经济建设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全乡实现社会总产值59.5亿元,同比增长30 %;全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7.5亿元,同比增长41%; 全乡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864万元,同比增长20%; 全乡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1.13亿元,同去年持平;全乡农民人均收入预计实现6,660元,同比增长8%。全乡争取申报项目13个,项目资金11761.28万元,到位专项资金113万元。 

2、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情况

2011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计划11.52亿元, 完成6.68亿元, 完成区下达指标的58%。招商引资计划5.5亿元,完成12.261亿元,完成区下达指标的200%。2011年全乡引资开发项目9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以下项目4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 1个。

3、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2011年,我们始终坚持农业产业化和效益农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的发展方向,引导和扶持农民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逐步实现“一村一品、一屯一品”的农业生产模式,稳步提高农业产业效益。以规模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蔬菜生产仍然是我乡的优势产业, 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不断加大蔬菜生产的投入,争取菜田基金100余万元,采取了多项措施,稳步推动蔬菜生产的发展。适度扩大生产规模,重点发展棚模蔬菜。2011年全乡蔬菜生产面积已达到173公顷,其中棚模43公顷, 蔬菜大棚发展到500多栋,温室发展到200多栋。 全乡蔬菜产量1万余吨,产值2,000万元,5个蔬菜生产小区不断扩大规模, 蔬菜生产小区的发展为全乡的蔬菜生产起到了龙头的示范和拉动作用。

以葡萄种植为主的林果和其它经济作物同样有所发展,在下三台村葡萄合作社的带动下,葡萄生产发展到100亩,年产新鲜葡萄230吨。为推动和促进种植业、养殖业和各类特色农业的发展,我们组织和发展了各类新型经济联合体,主要有养殖合作社、种植合作社及各类协会等。在新型经济联合体的带动下,有效地促进了全乡特色农业和规模经济的发展。

在养殖业方面,全乡新建扩建畜牧小区4个,其中养猪小区2个、养鹿小区1个、养牛小区1个。全乡养鸡存栏达到了41.38万只,其中蛋鸡37.79万只,肉鸡3.6万只,年产鲜蛋4929吨,产值4436万元。出栏肉鸡12.4万只,鸡肉4,000吨,增收9,600万元。生猪存栏3.4万头,年出栏4.6万头,猪肉上市量3,704吨,产值9,260万。肉牛存栏9,691头,出栏10559头,肉羊存栏1.3万只,出栏1万只。

全乡共享受粮食直补资金285.48万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60万元,良种补助108.44万元,家电下乡补贴48.03万元,汽车下乡补贴26.21万元,使国家的惠农政策得以全面落实。

认真抓好退耕还林工作,出动1000余次对下三台村退耕还林地种植玉米进行了集中铲除。森林防火工作扎实有效,连续30年无重大火灾事故。

4、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11年,我乡抢抓农业综合开发、城市环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实施的机遇,以道路交通、水利、电力设施为重点,着力解决道路畅通、农田灌溉、工业农业用电等基础问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全乡投入资金12万元,修建村村通水泥路2.5公里,维修路面108公里;投入资金44万元,整修砂石路面30公里。                                        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 国家水利普查工作有序开展,全乡68眼机井,GPS定位全部完成。

在整治人居环境方面: 全乡共投入资金350万元,其中: “五清”投入30万元、“十建”投入300万元、“两化”投入20余万元。动用运输车2000余台次、铲车300台次、钩机200台次,出动人员3600余人次。清理垃圾、粪堆、土石堆等2万立方米;清理柴草垛864堆; 清理乱搭乱建的障碍物53处; 清理路边排水沟37公里。修建水泥路2公里;修建沙石路30公里;修建路边排水沟58公里;修建路肩68公里;修建围墙或栅栏3000延长米;修建垃圾水泥池36个;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60个;建牧业小区3个;建大型休闲广场4处;安装太阳能路灯98 个;新建农村合作社大院1个,占地1.3万平方米。种树3200棵;栽花10万余株;外墙面喷涂3万平方米;书写外墙标语200条,绘画文化长廊200平方米。 在永乐村安装环保型农家厕所160余套。实施了垃圾处理及环保清洁工程,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使乡内环境焕然一新。

5、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情况

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全乡有2个村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先进村,1个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农民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全乡新建农家书屋8个,藏书18万余册。村级文化广场4座,即永乐村文化广场、小塔子村文化广场、平东村文化广场、合力村文化广场。小塔子村文化广场占地1万多平方米,投资130多万元。小塔子村文化广场成为我乡农村文化建设新的亮点,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为了确保2011 “金士百”杯四平中国汽车拉力赛顺利进行, 我乡下三台村做为赛道出口路段,做了大量工作,实行24小时看守,并对比赛赛道两侧5公里的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保障了比赛顺利进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大病无钱医治的问题,全乡参合人数17,410人,参合率达90.7%。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全乡3,0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领到了每月55元的养老金。有10,778名不足60岁的农民参加了新农保,占应参保人数的90%, 有3,582人同时参加了城镇医疗保险。 全乡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乡共输出农民工8000人,劳务输出创收1亿元。一年来,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救灾资金,为因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造成家庭困难的群众发放救灾款6000元,粮食72.5吨,切实解决了1586户、3516人困难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对39户水毁房、危倒房进行了改造,补助资金14.2万元。大病救助62人次,救助资金13.6万元,并办理日常救助卡122张,使贫困人员的就医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基本保障。加大乡社会福利中心的投入建设,同时对福利中心强化管理,改善环境,提高老人生活标准,使乡福利中心达到了省一流乡(镇)福利中心标准,受到省、市、区的表彰奖励。全乡现有农村低保户1,491户,享受低保人数1,659人。 计划生育工作变管理为服务,省计生委在立业村开展了家庭服务中心试点工作,独生子女奖励扶助政策得到了全面落实,全乡有57人享受了每年720元的奖励资金,为25个特殊家庭发放补助金24,720元。三资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的工作制度。信访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和解决。在统计工作中,圆满完成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任务。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方面,加大日常监管力度,完善制度,定期检查,随时采取整改措施,排除安全隐患,较好地维护了稳定局面。

2011年以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工业经济发展方面,存在高科技、高附加值项目不多的问题。二是农业基础设施滞后,村级集体纯收入不平衡,农业产业化链条不紧,部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有待强化的问题。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群众思想观念尚待进一步更新,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四是在城乡建设方面,“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近郊优势没有充分发挥。五是随着东部新城的建设,我乡农民土地将被大量征用,征地拆迁工作量将会加大,失地农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工作压力加大。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2年,乡政府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及区八届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纲要》为指导,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内需驱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全乡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水平为目标,借助市城区东移,东部新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向我乡延伸的良好契机,加快推进我乡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居住楼房化、生产工厂化、管理社区化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融入城市化管理。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人居环境建设力度,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服务民生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再创全乡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的新辉煌!

2012年,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2012年,全乡社会生产总值达到66.04亿元,年均递增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2亿元,年均递增12%;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60.5亿元,年均递增2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38亿元,年均递增10%。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3.25亿元,年均递增10%。

财政总收入达到2,236万元,年均递增20%。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5亿元,年均递增10%;

农业总产值达到1.26亿元,年均递增12%。

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320元,年均递增10%。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项目建设,确保工业稳定发展

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招商引资是全乡经济工作的重点。2012年,城东乡迎来了高铁开通,紫气大路兴建,东部新城建设给全乡经济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服务业,随着紫气大路和高速铁路的开通,环高铁东站和紫气大路两侧将成为四平建设的重点。我们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产业。二是建设小塔子工业园区,随着开发区的外拓,区拟定在小塔子村环路两侧建立新的工业园区,我们要按照区里的整体规划,摆放全乡的项目,扩大全乡的经济总量。三是强化服务和协调,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乡各职能部门,各村要全面贯彻落实乡政府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为招商引资开辟绿色通道。以项目洽谈、建设、开工,到投产,实施一条龙的跟踪服务,要在服务的基础上加强管理,行使辖区管理的职能作用。四是扶持个体企业的发展,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建立互助型的新型经济联合体、新型股份制企业,大力兴办第三产业,帮助解决农民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帮助他们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和拉动全乡个体和私营企业的发展,推动全乡经济向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

(二)要加快蔬菜生产和养殖业生产为主的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突出以蔬菜生产和养殖为主的特色农业,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是我乡发展农业经济的多年思路,我们仍然要断续坚持“一村一品,一屯一品”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一是继续抓好5个以蔬菜生产为主的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要加大对一面城村碧海之川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房身村广发裕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永乐村大棚生产基地,小塔子村绿天地大棚生产基地、立业村蔬菜大棚生产基地的投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争取资金向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使其真正发挥农业产业化的龙头效应。二是适度扩大蔬菜生产规模,按照区委发展经济的统一部署,我乡在农业生产上确定为“绿色产业带”,重点发展以蔬菜生产为主的绿色食品,要把发展蔬菜生产,做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发展效益农业的重点来抓,要继续扩大保护地面积,大力发展棚模经济。2012年全乡计划蔬菜大棚发展到600栋,温室发展到250栋,把蔬菜生产做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来抓,逐步打造出我乡的绿色蔬菜、品牌蔬菜和名优蔬菜。要将立业村、一面城村、房身村建成以蔬菜生产为主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规模、形成产业,拉动全乡蔬菜产业的发展。要不断开发蔬菜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提高种植效益。要争取国家资金,采取国家投一点,集体补一点,农民筹一点的办法,发展和推广新型暖棚,不断增加保护地面积。三是要大力发展养殖业,不断扩大养殖业规模,要继续在场地、资金上给予养殖户扶持。要将国家给与养殖户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要扶持和培养大户,以大户带动养殖业的发展,每个村都要培养20-30户典型养殖大户,要结合本村实际,规划养殖小区,发挥养殖小区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动全乡畜牧业的发展。四是抓住四平市城区建设重点东移,东部新城建设的黄金时期,充分利用全乡的土地资源,实施“建新村,腾土地,搞开发”的战略,创新开发思路,寻找开发渠道。要采取联合开发、土地入股、出让土地以及新的农工商联合体等多种模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产业,在土地上做文章,向土地要效益,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加速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三)建立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氛围

全乡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工作,要结合我乡绝大部分村屯处于四平市城市建设规划区内的实际,借助四平市城区东移、东部新城建设和城市扩张的契机,大力加速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将服务设施、服务功能向城市化、社区化转变。要按照城市化人居环境的标准,融入城市统一规划和布局,实行整村、整屯改造,建设农民新村,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居住楼房化、生产工厂化、城乡一体化。彻底改变农村人居环境。

2012年要继续开展好“五清”、“十建、两化”,实行农村环境连片建设。继续组织包村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进屯入户,对重点村、重点屯、重点路段要重点进行整治;继续落实领导包保,明确落实责任,各村都要制定村规民约、组建保洁队伍、设立卫生监督员,为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提供保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抓住整治工作重点。加大对人居环境建设投入,增加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增设垃圾堆放点,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原有4座村文化广场的基础上,达到村村至少建有1座文化休闲活动广场,并在广场增设太阳能路灯、体育健身器材等设施。修建路两侧砖砌或石砌排水沟,保持排水畅通。对不规范的围墙,统一进行修建,统一进行喷涂。加大村屯绿化覆盖率,在各家各户门前路两侧统一种植高档树木花草,达到道路沿线连片绿化,多树种栽植,立体配置, 营造小绿地、小公园等,实施农村居民点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

(四) 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2012年,在村村通、屯屯通的基础上,达到户户通,计划修建户户通水泥路8公里。此外,利用农发项目资金,在乡内再建水泥桥涵3座,进一步改善交通环境。做好防火、防汛等项工作。 进一步搞好劳务输出,使全乡每年输出和转化劳动力达到8,000人以上。

要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要切实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城乡低保清理核查工作,坚持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并抓好优抚、救济等工作,让更多期待救济的弱势群体得到关爱;要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面和新农合参合率,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应对工作;要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正确处理和调解人民内部矛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